在离婚诉讼或抚养权纠纷中,亲子鉴定往往成为关键证据。它不仅能确认血缘关系,还可能直接影响法院对子女抚养权的判决。那么,在重庆的司法实践中,亲子鉴定结果如何影响抚养权归属?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,结合《民法典》及相关法律规定,解析亲子鉴定在法律诉讼中的作用。
案例回顾:一场因亲子鉴定引发的抚养权争夺
2022年,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抚养权纠纷案。原告李先生(化名)与被告王女士(化名)离婚后,因怀疑5岁女儿非亲生,向法院申请亲子鉴定,并主张变更抚养权。
案件背景
李先生和王女士于2017年离婚,女儿由王女士抚养,李先生按月支付抚养费。
2021年,李先生偶然发现女儿血型与自己和前妻不符,遂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进行亲子鉴定并重新确定抚养权。
法院审理过程
亲子鉴定申请:法院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民法典〉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第39条,批准了李先生的鉴定申请。
鉴定结果:报告显示,李先生与女儿无生物学亲子关系。
王女士的抗辩:她承认女儿非李先生亲生,但强调李先生多年来履行了父亲职责,且孩子不知情,变更抚养权可能造成心理伤害。
判决结果
法院最终裁定:
✅ 撤销李先生的抚养义务,因其与孩子无血缘关系;
✅ 抚养权仍归王女士,但需返还李先生已支付的抚养费;
✅ 孩子生父(若查明)需承担后续抚养责任。
法律分析:亲子鉴定如何影响抚养权判决?
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司法实践中,亲子鉴定结果对抚养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非亲生子女:抚养义务可依法解除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73条:
“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,父或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确认或否认亲子关系。”
若鉴定证实孩子非亲生,法律上男方无需继续承担抚养义务,并有权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抚养费(参考重庆渝北区法院2021年类似案例)。
2. 抚养权归属:以孩子利益为核心
即使鉴定显示无血缘关系,法院仍可能基于以下因素判定抚养权:
孩子的情感依赖(如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“事实抚养关系”);
直接抚养方的经济与教育能力;
孩子的意愿(8周岁以上需征询意见)。
3. 隐瞒非亲生的法律后果
若一方故意隐瞒孩子非亲生的事实,可能构成欺诈性抚养,另一方有权索赔(包括抚养费、精神损害赔偿等)。
重庆司法实践中的常见争议
男方拒绝做亲子鉴定怎么办?
根据《民法典》司法解释,若男方无正当理由拒绝鉴定,法院可推定亲子关系不存在(2023年重庆五中院案例)。
鉴定后孩子心理如何保护?
重庆部分法院会引入心理咨询师,减少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伤害。
结语:法律与情感的平衡
亲子鉴定在抚养权案件中是一把“双刃剑”——它既能揭示真相,也可能撕裂家庭关系。重庆的司法实践表明,法院在裁决时既遵循法律条文,也兼顾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。
对于当事人而言,在启动鉴定前需权衡利弊;对于社会而言,此类案件再次提醒我们:婚姻中的诚实与责任,才是避免纠纷的基石。
在线咨询
周末预约
上一篇:重庆男子离婚后发现非亲生儿子,亲子鉴定揭开十年婚姻谎言?
下一篇:没有了